就酱

211大学中文系小学妹(明年就是学姐啦~)一直在努力,不会躺平或停下√

梦长君不知,昨夜小楼风

李璟、李煜父子

去年冬天做的研究性学习,后来没什么用了( ´▽` )

 

 

词起源于唐,到宋代达到极致,卷帙浩繁,人生百态,尽现于中,更有“以悲为美、以愁为工”的传统。家国患难,个人境遇,纵观古今,愁是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情感流露的源泉,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。

不同的人生经历,不同的手法修辞,不同的景物寄托,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悲愁叹愁写愁。愁,又生出变幻无穷……本文即探讨两对父子词人基于不同的人生境遇,对愁的不同感知。

 

五代是词发荣绚烂的时代,南唐这个小朝廷里,就不乏词坛高手,贵为皇帝的李璟和李煜就是一对父子词人。这一对父子,一个在皇位上寿终正寝,一个成了亡国之君,愁自是各有不同。


李璟之愁——“小楼吹彻玉笙寒”

李璟深受他父亲的影响,至简至朴,谦收内敛。

他积极治国理政,兴办教育,推行文化建设,可惜重文轻武,治国有为而无方,他手里的江山,是暮国将晚的最后余晖。

因而他笔下的愁,便是只能地隐隐约约察觉到,隐隐约约的凄惶,寒恐。最著名的,莫过于那句:“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多少泪珠何限恨,倚阑杆。”


残荷,寒笙,凭栏……愁绪是千丝万缕的,是悄然无声的,一宿寒雨,凄恻更漏,独倚小楼。这份隐隐约约的愁,更与何人说!

有人说,这正是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哀愁,是辗转的,是安静的。


李煜之愁——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


   他是落孱之君,末路之王,更是个绝代词人。

   他对愁感慨至深,能发人之绝唱,与他的身世经历是分不开的。

曾经,他是个宫闱帐中只知红香软玉的君王,生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,涉世不深,性情纯真。可是作为君王,他没有担负责任,也不懂国政,赵匡胤率兵已攻临城下,他还在宴席酒乐,吟诗作赋。


    国亡,为奴,愁渐磅礴,字句凝血泪。

    他是个活在梦中的人,也是个愁苦之人。前半段人生目睹南唐衰败却无能为力,选择逃避现实,寄情于外物。后半段人生沦为阶下囚,追忆往生,神游故国,怀念旧都。 

       也正是这天上人间的云泥之别,巨大的落差,将他的才情激发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他的愁,是奔涌不尽的滔滔江水,是剪不断,理还乱的纷然思绪。

    他的经历给了他的眼界极广阔的视角,让他透彻人世的悲苦,大彻大悟,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患难,而是从众生角度,感慨人间无常,众生皆苦。

    怪不得王国维评他:“词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也。”

评论

热度(6)